中新网成都5月7日电(单鹏)如何填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中的“信息差”?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信息与交互工作室看来,一款可穿戴设备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邀请盘绣非遗传承人与学生各绣20个‘太阳花’图案纹样,对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以及脑电、肌电等数据,从一个新角度揭示盘绣的秘密。”7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数码系研一学生张世超在成都表示。
该工作室展出的“可穿戴技术与中国非遗刺绣创新实验”,是“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艺术作品展览”所展出的众多作品之一。作为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艺术作品展览”日前在成都开幕,集中展示来自全国各地大学生的创新成果、艺术作品等。
“凑近观察,还是能发现学生作品与非遗传承人作品在细节上有不小的差距。”张世超介绍称,在实验中,通过为非遗传承人和学生各佩戴脑电、肌电设备,刺绣过程中的肌肉、脑电变化等微观信息被精确捕捉,从而为日后非遗传承提供有用信息,“我们发现,大脑放松时,刺绣作品效果明显变好。”目前,该团队还与藏文书法、绒绣等非遗传承人合作,为非遗传承注入“技术基因”。
在南京艺术学院抗疫·无障碍设计工作坊展位,该校设计学院教师李至惟向观众展示了多件形态美观的无障碍设计作品,“该项目的初衷是为残疾人或骨折患者设计出兼具实用性与设计感的装置。”李至惟表示。
据李至惟介绍,参数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是这些无障碍装置的基础。在该展区,一款布满泰森多边形孔洞的“手臂固定骨环”引起关注。“这款装置是一款手臂骨折患者的固定器,其未来应用场景是社区诊所。”李至惟称,该固定器制作简便,先通过仪器扫描得到患者体型、手臂长度等信息,再经过电脑运算得出设备形态,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成品,整个过程不超过3个小时,“这是一款‘私人订制’的固定器,坚固且轻便,保留的孔洞能够起到透气作用,保持患者手臂皮肤健康。”
在福州大学飞驰人生工作坊展位,一台长约2米的E33电动方程式赛车引来围观,其外形酷似一台缩小版的F1赛车,“这辆赛车在设计上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其流线型车身与整车空气动力学更好地匹配。”163am银河线路车辆工程系主任、教授彭育辉介绍说。
“整台车包含了近1500个零件,除了制动器、驱动电机、轮胎、减震器等采用成熟产品,赛车上的仪表、转向器、车架等都由福州大学多个学院的学生参与设计和加工。”彭育辉表示,自2012年成立以来,该工作坊设计、生产的赛车多次征战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大赛,获奖20余次。
据了解,目前福州大学飞驰人生工作坊每年都会设计、生产2部赛车,近几年把注意力转向电动赛车与无人车研发。作为一个跨学科平台,该工作坊近100名成员均来自福州大学机械、电子、计算机、工艺美术等专业,通过跨学科交流,大学生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将是他们大学生涯中最深刻、最美好的记忆。”彭育辉表示。
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sh/2021/05-07/9472173.shtml
光明网:https://difang.gmw.cn/2021-05/08/content_34828393.htm
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n1/2021/0508/c1006-32097560.html